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出走/艾莉絲.孟若著/張讓譯/大師名作坊出版/20070827



出走
佳句
譯者序的部分
孟若的作品最獨特處是難以捉摸,……知識和分析這種工具在孟若國度裡一點用都沒有。……她演示的不是AB必然的邏輯,而是看似直線的兩點之間包含的無限可能。……讀完她的故事你似乎知道了什麼,那點什麼如果要點破,變是生命潛藏了未知的暴力和恐怖(不是人身傷害,而是將你調在火上燒烤的無情,如刀俎的無奈和對無奈的反叛)生命的奮爭不是走上戰場在砲火中衝鋒陷陣的英勇,而是面對似乎無可轉寰的現實做飛蛾撲火的投擲。現實必然反撲,許多人成了生活的炮灰,有的人卻由炭燒成了煤,愈燒愈熾。
從無能為力之下逃脫,生活上的狡獪出軌、大舉的叛逆,似乎是孟若宇宙裡的颱風眼。
現實的無情是一水不能二渡、過去無法挽回、覆水難收孟若的故事裡充滿了這樣逼視現實的殘酷。
她們總帶著突破和奔逃的渴望,那激切為的是追求自我、也為追求愛情,她們總想出走或總在出走。
孟若從不帶溫情,總以冷酷的意外來震驚你,她的故事絕對沒有「從此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那種童話結局,總暗藏了什麼推翻全局的機關。其實,沒有故事、沒有結局、沒有宗旨、不盡像你想的那樣,就像傑米森太太最後發現:她「誤以為卡拉的快樂和自由是同一件事」時那樣。
(孟若)為什麼告訴我們這件事?為什麼沒告訴我們別的?為什麼以這種方式來告訴我們?以這種次序?
似乎,她真正在說的是:「你永遠不會知道的。」不,應該是:「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的。」
 文本的部分
P39~40
卡拉剛剛和克拉克私奔的時候,常常開車出去,到處吃東西到處玩……可是,過了一陣子,所有的外出和約會都成了浪費時間和金錢。那是人懂得生活的現實以前做的事情。……現在她哭了,她讓自己想像去多倫多……她沒法想像。坐地鐵街車,照顧新的馬……和一群不是克拉克的人在一起……她清楚知道了未來世界那陌生又讓人顫抖之處,……她不會真的在那裏。奇怪的是,是她自己做在這巴士上,是她希望找回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沒有對他怒目而視,沒有人讓她情緒悽慘……可是,她會關心什麼?她怎麼知道她還活著?即使她逃離他(現在)克拉克仍然在他生命中占據位置,當她逃離了,繼續下去,要以什麼代替他的位置?什麼還能是這麼鮮明的挑戰?公車開到第三站,再下去就要上高速公路了(這裡似乎意味著卡拉人生的界線,就卡拉而言,是失落了,但是,要馬上否定自己的決心又是何其困難?孟若在這裡把這種複雜的心情形容的好棒:「現在她的腳好像離身體極遠。她在不熟悉的褲子裡的膝蓋好像有千斤重(她穿著西薇雅的衣服,就好像這次出走也是西薇雅的意願)……最後她戰勝了西薇雅,她在這裡下車了)
P50~
卡拉回來時,克拉克跟她說:我讀到你的條子時,就好像裡面空了……如果你走了,我會覺得裡面沒有東西了。
其實克拉克很需要她的,不然這麼愛面子的人,怎麼會跟剛剛離家出走的太太這樣告白呢?這句話應該來自心中深層的恐懼吧?
~P50-53
春天來了,天氣晴了,草長出來了,地上的水乾了,學生回來了,生意變好了,當一切脫離陰霾,欣欣向榮,暖風拂面的時候,卡拉接到西薇雅的信,我相信卡拉不是沒感覺弗羅拉回來了,也應該知道克拉克怎麼處置弗羅拉,可是,卡拉不想面對這個事實,維妙的是,卡拉還是讀了西薇雅的信,讀完之後又用力的燒掉它,視之為毒蛇猛獸,就像那根『尖針』時不時,還是要深呼吸,感受一下它的存在,就像她結束了忙碌的一天,還是要到那個大禿鷹聚集之所,看看那個『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的頭蓋骨。
P55~
最後一句~
卡拉不走近那個地方,她抗拒那誘惑。
本文的體會
車子還沒開到路面上有點壟起的坡頂,卡拉先聽到了車聲。是她……(卡拉盼望著西薇雅的歸來)
……但願不是她…...是她,……但她沒從方向盤抬手招呼……(卡拉想,又不敢想)
克拉克在用電腦、她可能還要再出來一下、她沒順道買菜、不過她可能早早上床……(引出後面卡拉的窮極無聊)
雨下了又下,被雨聲吵醒、泥濘的路面、濕透的草地,不利馬場經營,讓馬匹躁動,壞天氣帶來壞生意,更帶來克拉靠的壞脾氣(卡拉和克拉克在壞天氣帶來窮困與窘迫的輪迴裡掙扎)
卡拉認真的佈置她的「活動家屋」但是捉襟見肘的經濟能力和經驗,弄得不怎麼樣,反而單調的地毯,讓無聊的卡拉可以分一點心在那裏(EQ的伴侶、隨便裝潢的棲身之所、將就的生活用品、無聊的生活、只會做白日夢卻不腳踏實地做事、壞天氣……卡拉的一切都是低廉的、臨時的、空虛的、將就的、次等的、妥協的)
對卡拉而言最糟的是『陪伴馬群,讓馬群安定的弗羅拉』不見了(看似沒有地位卻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不只卡拉想念牠,馬群也想念牠,弗羅拉是個小可愛,開心果,是劍拔弩張的緊張生活的潤滑劑,是馬群的天使,也是卡拉和克拉克的天使(最後牠也以「天使之姿」出現在克拉克和西薇雅最緊張的時候,拯救了雙方)
西薇雅,大學教授,剛剛從充滿陽光的希臘度假回來,從不用為錢操心;
卡拉(高中畢業沒念大學)和克拉克(連高中都沒畢業),困在陰雨的天氣客戶的臉色、和拮据的錢和自己的任性裡,西薇雅當然無法理解卡拉的困境和克拉克必須維持的面子,但是她卻扮演著救世主的角色,以為可以解救可憐的女孩,她不懂貧困夫妻之間微妙的平衡。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娜拉,如果你在挪威長大= Hvis Nora kunne vokse opp i Norge 李濠仲著/衛城出版社/201602


 挪威,一個遙遠又陌生的國度,作者與妻子在那裏生下娜拉,並在那個環境裡養育她,從懷孕初期、妊娠期間、生產、嬰兒時期、上幼稚園的過程中,看到挪威政府對孩子尊重本性、多元啟發、適性發展的教育方針 ,除了跟女兒一起重新學習之外,更在離開挪威之前記錄下來所見、所聞、所感,依依不捨之記,希望帶走挪威人對生命的熱情和追求自我的勇氣。

 


Just Play」是斯堪地那維亞國家的教育主流,認真的玩,才能在遊戲中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碰撞出不同程度的困難,因為熱情才更有解決問題的動力,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老師或父母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老師的作用,不過是刺激學生思考、引發他們自我學習的欲望、培養他們獨立生活、思考、創意與手作的能力,認識自己、為自己負責、與他人自然和諧共生,找到自己最擅長最喜歡做的事,讓自己的將來每天都期待去工作。
在這樣環境裡,即使孩子很小,父母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出門享受自己原本的生活;學校創造滿足多數人的教育環境,減少功課與考試,讓大家可以安心上學;即使教室裡有人隨著搖滾音樂大叫大跳、有人跑出去買冰淇淋、有人燒原子筆,確一點都不影響個人篤定的志向(尊重他人的也堅持自己的),學校教育就是在為孩子從各種可能的路徑找到自己的出口,表現自己原有的樣子,鼓勵、培養並尊重孩子在十來歲自己選擇人生。
看這本書幾乎沒有停下來過,除了這些理念就是幼教最重要的概念,對我而言很熟悉之外,在台灣功利教育跟各方師長、親戚、妯娌、鄰里等等社會壓力之下我一直掙扎著要堅持的,就是類似這樣的教育理念,不諱言的,我也曾經妥協在大環境之下,逼著孩子去學、去背、去適應,斑斑血淚,也不是一語可以道盡的,當然,只是在這裡希望台灣的父母引以為戒並不是什麼好建議,對所有的孩子甚至整個社會都幫不上什麼忙,整個教育體系的改革與父母看待子女表現或出路的翻轉,才是解決之道,老祖宗說過:「鐘鼎山林,個有天性」我們的社會到什麼時候才能尊重每一種職業,每一個崗位上貢獻與付出的人?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時光的彼岸/尾關.露絲著/張家綺譯/聯經出版社/201505







海浪有一搭沒一搭的撩撥著被藤壺和海草覆蓋的破塑膠袋,故事從這個被海洋環流從日本帶到加拿大,擱淺在沙灘上的垃圾開始……
洋流、地球村、環保、核災、海嘯、霸凌、自殺、帝國主義、反政府、反戰、女性主義、禪學、佛學、念力、潛意識、穿越時空、物理學、生物學、神學、哲學、AI人工智慧……這本書包含的範圍太廣了,但我覺得可以用「太極」兩個字一言以蔽之,整個世界,整個宇宙、整個人類活動、現在與曾經存在的空間,包括與之互動的,有情與無情的世界彼此之間的關係,都像那似動非動的太極,牽一髮而動全身,作者用時間的流動來貫穿這故事中的故事,但流動的豈止是時間呢?空間隨著洋流、決定隨著意念、物種隨著進化,看似靜止卻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