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3日 星期二

何不認真來悲傷

 

「悲傷把我帶進了不得不重新面對自己人生的困境,獨自跋涉,路上拾起一些失落之物,也放下一些沉痾……循著悲傷軌跡,畫出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圓,也許,那是在喧嘩濁世中,我僅存的乾淨。」

家庭、感情、手足、親情……每一個人都對不起他,而他卻對每一個人都真情付出,所以他感受到被判、被遺棄、被排擠、被孤立、被挑剔、被忽略……所有負面的感受都被他體驗過了,高學歷、高成就、高收入的他,捨不得放下人生勝利組光鮮亮麗的外衣,就無法面對千瘡百孔的瘡疤,在這裡,他撥開傷口,揭示眾人。

我的真心話:若不是讀書會指定這本書,我一定讀不下去,這本書除了枯燥的個人家族史之外,還有作者喃喃自語滿滿的負能量,我不認為作者真正面對自己了,雖然他把傷口都揭開了,但是,他只想讓讀者看到他有多可憐,別人有多對不起他而已,他還是認為傷他的都是別人,父母、情人、兄弟、學生,並沒有面對真正的那個軟弱、只把過錯推給他人,自己永遠是聖人的自己,或許我這樣說,好像在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揭開的傷口上撒鹽,但是,我真著覺得他這樣下去,只能繼續悲傷。

《何不認真來悲傷》作者:郭強生/2015.9遠見天下文化出版/ISBN978-986-320-833-4(平裝)



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讀後心得

 

如果在你身上,同樣的狀況一再發生,要留心這可能是你自己的內再模式

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意識中教會了別人如何對待自己。

10個轉念,升級你的生命軟體

是不是每句話都戳中內心脆弱的那一點?這位心理學家用柔軟的方式,帶著閱讀者照見自己的內心。

收錄佳句:

85-孩子需要的不是建議,而是接納與支持

父母希望孩子"乖、聽話",給孩子種種限制,以確保孩子生活在一個可控制的安全範圍,這些屏障在保護的同時,也限制了人生的種種可能。從小被剝奪自我的孩子,自我價值低(對自我的主觀評價)。

自我價值高的人認為自己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因此,他們一邊恐懼,一邊挑戰自己,敢於走出父母為己設置的舒適空間,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自我價值低的人,盡一切且可能把自己停留在目前這個安全,舒適的空間裡,,不是沒有動力,而是內在的恐懼,是自我價值再決定這一切,是"拖延"的真相。

96-承認和接納我們的情緒,並不一定它是對的,每一種情緒都有它獨特的價值、功能和存在的理由,都是可以善用的力量。接納自己的情緒,察覺內心,度過恐懼。

121容、忍

感受到委屈或是負面情緒,用超越方式(換位思考、拉遠時間、不執著於失去的價值,反思得到的價值-曼德拉寬恕政敵,因為他看到國家利益,與內鬥的損失)

132喜歡與討厭

看到正面動機,找到具體方法

面對語言攻擊,只是自己感覺受到深害,他人的喜歡與讚美,都與自己無關。

156溝通

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當你看到對方的時候,當然啟動了他的防衛機制(一句我懂你勝過千言萬語),溝通,要先看到對方做得好的部分,再一起探討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144-關係

告訴他,你希望他用什麼方式對你,否則,他只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對你

170-親子

有些人25歲那一年就已經死了,直到75歲那一年才埋葬(心中的希望以及對人生無限可能的堅信)

176-親密關係(沒有恐懼)

把抱怨變成請求-坦誠地表達內心真誠的期待,提出自己的擔心,恐懼就會減弱

206-關係

對事不對人”-目中無人

對事先對人”-事在人為,當人的價值被看到了,才能緩解彼此的關係

一切關係的緊張,只因你目中無人,先肯定人的價值才能決問題。

292-我是脾氣好”?還是討好”?

討好"-以犧牲自我價值為代價,否定人的自尊,傳達給別人的訊息是:我是不重要的。討好只能得表面和短暫的和諧。

視野擴大一點,看到相關利益與未來還有自己。

300-富足的內心,會由內而外的強大起來

內心富足的人,才能樂意為他人奉獻自己,療育內心的匱乏,看到別人的價值,心中有愛,把事情焦點從事轉移到人。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作者:黃啟團/2019.12寶瓶文化出版/ISBN978-986-406-173-09(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