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山楂樹之戀2/艾米著/人類智庫出版/2011.1




正在跟《山楂樹之戀》打得火熱的時候,剛好在圖書館看到同名的作品,於是二話不說的把它借回家………..
我很老實的先把《山楂樹之戀》看完才看《山楂樹之戀2》,覺得山楂樹之戀很好看,還有續集看很開心,可是看到結局的時候,心裡就覺得:「這個結局不錯啊!也不拖泥帶水,也不故佈疑陣,就這樣結束蠻美的,但是這個故事也沒辦法在講下去了啊!那續集這麼厚一本是在講什麼?」不管它,先看再說,舔著舌頭流著口水翻開書......嗯!這是在說靜秋老了以後,還是靜秋的小孩怎麼樣呢?越看越失望,「這個故事跟靜秋和老三一點關係都沒有嘛!為什麼叫續集?想說《山楂樹之戀》太紅了,利用它的名子騙我的借閱率?」一開是看真的有被騙的感覺,不過還是值得看下去的,至少這兩本書都是在講追求真愛的書,作者從2010年寫《山楂樹之戀》到2011年的《山楂樹之戀2》成熟很多,對女人心態轉變,心理壓力,自信不足等等的部分描述的更細膩;對於男女之間的觀感、想法、「性趣」、愛情觀等等分析的也蠻中肯的;對於女主角的刻劃也人性化多了,不是那種誰見了都愛到不行,也不是多女神型的角色,普普通平平凡凡,我們任何人都可能是她;在這個年代,有所謂的婚姻自主、不自我設限、不在乎別人看法、追求真愛也比較合理;不過書中安排了一個「海燕信箱」來闡述愛情哲學,讓我有點哭笑不得,弄到最後搞得好像哲學書的感覺。

總結:愛情小說

山楂樹之戀/艾米著/新經典文化出版/20100728出版



一個單純的靈魂,一段淒美的愛情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六個月
我也不能等你到25歲了
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


在那個彼此都不信任的文革時代,還有人相信愛情,不受社會定位的影響而相信自己,相信苦難會過去,相信總有出頭天?

偷偷告訴你讀後真實感覺
看的時候覺得愛不釋手,但是看完之後覺得不過爾爾(就是個愛情故事嘛!)
作者真的很會揣摩那個小女孩草木皆兵,四面楚歌,杯弓蛇影的心情,這一點真的很厲害,不過,那個時代真的有像老三這麼超脫,這麼高瞻遠矚的想法的人嗎?我很懷疑啦!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王朝湮滅:為西夏帝國叫魂/唐榮堯著/風雲時代出版/2007.07.20




一塊鋒利的白石呵,碎了
灑在青草間
一片尊貴的鷹羽呵,飛了
落向遙遠的西天
為你送行
青稞酒香飄向夏河邊
黨項的榮光
已經走得很遠,很遠

說到西夏,除了想到李元昊著白袍登基、金庸世界的大俠郭靖與宋軍一起抵禦過西夏大軍、筆化繁複的文字和神秘的異族風俗之外,我一無所知了,不過,越是神祕,就越引人窺探,但是,最吸引我的,是封面的這首詩,不只道盡了西夏帝國的興起與衰敗,更看到無邊的塞上風光。

西元1038101日,長久以來被吐蕃、契丹、鮮卑、吐谷渾這些強悍的鄰居趕來趕去,美其名是逐水草而居,其實是視國力大小而被迫選擇不同牧場的黨項族終於在白山黑水間建立的西夏帝國,在那一片白色的世界裡,能延續一千多年的歷史,到現在還能找到出土的西夏文物,當地人都自稱是李元昊的後代,也著實不易,不過看完這本書才知道,地理上:西夏民族生活的甘肅、四川、青藏高原那一帶,也就是我曾經看過的《重返狼群》李微漪帶著小狼〈格林〉回到他出生的地方,陪著牠適應狼群生活的若爾蓋草原;歷史上黨項人的前身-羌人,在秦時建立的義渠國的王,就是羋月傳裡最帥的男主角;文化上:當地人到今天還盛行的兄弟同妻的家庭生活,是《酥油》裡也見過的;文學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甲兵』的范仲淹,戍守在邊疆的思鄉之作「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是從小耳熟能詳的詩句,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與這個看似神祕的民族擦肩而過呢

雜草橫生
逃亡者的箭囊,青稞失
跌詩在黃昏的沙漠裏
一捧灰燼的輓歌
一切都已遙遠,包括親人
拯救?銹跡遍體
流沙過處
讓天亮的更遲些
看見一個民族黯然的背脊

以作者的詩做本文的結束,詩以寄情,從他的詩裡可以感受到他對這個民族投入的感情。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朕,知道了/傅淞嚴著/八旗文化出版/2014.06.25



Saha是「知道了」的滿語發音

神秘的滿文、毛筆書寫、類似某人的真跡……這樣包裝的封面,早就吸引我的好奇心,再加上九王奪嫡、竄改遺詔、血滴子、年羹堯、步步驚心、後宮甄環傳等等鄉間巷議的推波助瀾,讓我對這本書充滿了興趣。

其實書裡講的都是我們熟知的歷史,只不過在我們的印象中,有些部分被扭曲了,有些部分被忽略了,甚至有些部分被遺忘了,雍正一朝在清帝國的歷史中算壽命很短的王朝,但是他的皇位得來驚險,結束的無奈,甚至許多在他任內推行的新政如:改土歸流、火耗歸公、攤丁入畝、恢復二千年前的井田制讓無業的八旗子弟耕種等等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最終也都失敗或發生弊端。許多人一聽到雍正」馬上想到的就是他陰謀竄改傳位遺詔、狠心斬除異己、剪除手足、陰險毒辣,手段兇狠.....等等,但是這本書從他韜光隱晦的親王時期開始講起,康熙皇帝那麼多兒子,雍正的母親地位也不高,原本以為根本輪不到他做皇帝的雍正,潛心向佛、研究老莊、嚮往詩經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大同世界,在這個沉潛時期,這位滿人親王吸收大量的漢文化深深的影響了他,也影響了日後雍正執掌王朝大權的政策。
雖然他雷厲風行的推行政策,雖然他任用酷吏侮辱斯文,雖然他興文字獄以剷除異聲,雖然他的暗殺高手還是神出鬼沒,雖然地方官粉飾太平以迎合上意,導致餓莩遍野易子而食......但我看到的是,他是個有理想的皇帝,雖然沒有考慮到當地風土民情而因地制宜,但他希望教化番邦,使率土之濱都受到他的照拂,他也是中國歷史中少數宵衣咁食,辦公的椅子被磨光的皇帝。
不過,不夠八卦就不會紅,坊間的電視劇還是喜歡拍他如何陰險奪宮、如何在後宮疼愛寵妃,如何密召他的「粘杆處」去幫他剷除異己......不拍這些怎麼會有收視率?不過,如果你對歷史有興趣,這位作者的文筆流暢、敘事清晰,讀起來不會晦澀難懂,是個很好的選擇喔!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變形記/卡夫卡著/姬健梅譯/麥田出版/2009.12

第一次接觸到卡夫卡是兒子準備上小學之前,陪著他一起聽故事老師講的繪本,那時候覺得這個故事實在太荒誕了,有誰會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變成蟲子,然後腦袋竟然還想著再不起床就遲到了(你都已經是蟲子了,誰還在乎你遲不遲到啊?),最奇怪的是,這不是主角本身的幻覺,大家都發現他變成蟲子了,但是大家還是繼續日常活動(欸!你兒子變成蟲子了耶!),而且還繼續生活在一起……因為太怪異,所以卡夫卡在我的腦袋裏留下來了。
相隔十五年,再看變蟲記,多看到了一些東西(兒童繪本簡單多了,也趣味多了),其實這個故事很沉重的,主角為了這個家勞心勞力的工作,忍受討厭的上司與客戶,努力賺足夠的錢,買豪華的房子,讓家人過著衣食無缺,安逸平穩的日子。當他的身體深陷蟲軀的時候,腦袋還想著要趕快上班,不然會因為表現不良而失去工作,這樣妹妹學小提琴的學費就泡湯了(或是其他家人原本的享受就失去了),但是家人對於變成蟲子的他,卻是極盡的討厭與害怕,覺得他丟臉、骯髒,他們驅趕他、傷害他、隔離他……因他沒有工作的收入而漸漸入不敷出,父親拿出藏了好幾年的私房錢來苟延殘喘,他還替父親心疼那筆錢(你爸把那筆錢藏起來跟你哭窮,自己也不出去工作,還叫你不准請假的給公司賣命,你替他難過什麼啊?),漸漸的,他房間的家具一件件被搬空,雜物一件件的堆進來,家人越來越忽略他,甚至覺得他的存在影響到他們的生活,當他聽到家人希望他離開這個家的時候,自己也認同他們的話,覺得自己是個負擔,不該給家人帶來困擾,最後餓死在(大家都忘記餵他吃東西了)房間裏。
主角一直都以家人的幸福快樂為努力的目標,包括自己變成蟲子了,還是心心念念的想著家人的生活,為了不能工作賺錢供家人花用而怨恨自己,為自己的樣子太可怕了,嚇到母親或是讓父親嫌惡而抱歉,然而,他卻從沒有擔心過自己的身體狀況(除了變成蟲子以外,他還因為太久沒進食而餓死了)。
有人說他是「存在主義代表作家」、「現代主義文學鼻祖」……什麼是存在主義?什麼是現代主義?我是不懂啦!我只看到他的故事裡對父權,對家庭,對社會體制濃濃的控訴。

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著/Net and Books/2014.11





怪獸家長、畸形的升學制度、扭曲的價值觀、不堪家長干涉而走向歧途的孩子……九個故事,沒有一篇是大家樂見的教育神話,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窩心或喜悅,沒有一篇不令人膽戰心驚,一字一句,道出了現代孩子的困境,走不出的陰霾與解不開的人生課題。
作者站在孩子立場,為孩子發聲而寫,做家長的我一邊看,一邊冷汗直流,也一邊反省自己是不是也跟書中的怪獸家長一樣,對孩子有過度的期待或受到普世價值觀影響而扭曲了孩子本來的樣子?直到我看到第八個故事〈怪獸,都聚集在一起了。〉這個故事讓三方說話,先是少年說,再來是母親說,最後是老師說,作者想用這種類似採訪性的方式,讓讀者看到整個故事的全貌,但也因為站在家長立場來描述事件的緣故,讓我發現,作者其實不知道家長最重視的是什麼,或許真的有過度擔心或是干涉過多的家長,但是再怎麼以自我為中心的家長,還是生活在這個資訊充足的世界裡,當自己和孩子的溝通發生問題,還是會尋求協助並想辦法修正的,作者把家長二分為守舊、固執己見、在意外界說法、以丈夫意見為依歸的傳統家長和新觀念、新想法、願意傾聽孩子心聲、尊重孩子發展的新時代女性兩種,完全沒有左右為難的中間性人物,看到這裡,讓我對她的故事畫了一個大問號,其實大多數的家長都是夾在期望孩子認真念書,有好看的學歷和賺錢的工作或傲人的成就,在鄰里親朋談起時不會羞於啟齒,與尊重孩子自我意願、快樂學習、適才適所中間兩面煎熬的,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念下長大,心中所服膺與維繫生活秩序的信念就是好好唸書,只要有好學歷,選擇性就高,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來自學歷的打擊,在愛孩子的心理下,當然是希望孩子多讀書、多練習、認真考試以取得好成績,好成績代表著不用忍受過多的挫折,將來一路順風,平步青雲,好學歷代表著未來的同儕裡知識與道德水準高,往來無白丁可以更上層樓的提升交友品質,拓展優質的人際關係,追求更好的發展與機會,這些東西得到了,生活不是更輕鬆了嗎
我覺得問題不是在家長不了解孩子或是為了面子而逼迫孩子,而是從懷胎十個月開始,從襁褓中那個柔弱的嬰兒開始,從孩子睜著大眼睛認識這個世界開始,從孩子的小手緊牽著衣角,亦步亦趨的腳步開始,家長們習慣跟孩子綁在一起(這也是社會期待),無法跟孩子切割,當孩子的選擇是家長認定危險或是沒有前途的時候,家長們會心急如焚,但是孩子越大越獨立,越無法掌控,在:『我們是同一條船上的啊!你怎麼可以自掘墳墓,連我一起陪葬?』的心情下,家長們當然會又急又氣,但是要跳脫這個心理桎梏又是何其困難呢?
我承認自己為家長說話,但是溝通不就是這樣嗎?孩子理性的說出自己的志向的同時也要體諒這個在你最需要照顧的時候照顧你人,心裡還沒準備好你已經長大了;家長在擔心孩子的選擇的時候,也要認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總有單飛的時候,相信自己這幾年來對他的教育,也相信他心中的那一把尺,祝福他並送他出去,他還會想到回來看你,抓的再緊,也有掙脫的時候,誰還會回到逃離的牢籠中?當然最重要的是家長自己要能割捨別人的課題,即使這個課題是孩子的,也是他自己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