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 星期三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著/葉小燕譯/究竟出版/2014.11





阿德勒:「人生沒有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
1.心裡創傷並不存在:無論我們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對我們將來要過的日子,一點影響都沒有,別讓創傷變成讓自己特別的武器來支配別人,沉溺在種種不滿中換得的安心是虛幻不實的。
2.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無法認同自己的人,常常因為是害怕自己不被人接納而選擇先否定自己。
3.
割捨別人的問題,找到真正的自己:尊重他人與我的不同,接納每個人可以做自己;如果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不是由我來接受,這個問題就不是我的問題。
4.
避免權力鬥爭,用無條件的信任建立橫向關係:不稱讚、不責罵、不處罰、不獎勵。
5.
自卑感與自卑情結:自卑是讓我們試著成為更幸福的自己的一種感受,而自卑情結常被拿來當作不成長的藉口。所以,試著去做一個美好而非完美的人吧
6.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就是自由活著的證明:聚焦在被討厭的情緒上折磨自己就是不自由,接納和承認自己的情緒之後,誠實的探究自己,讓情緒告訴你關於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認清自己的底線、看見自己的內在陰影、辨識過去的制約、卸下生存面具、價值與所面對的情況。在意別人的評價、害怕被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自由。

上學期我們讀書會討論《生命清單》這本書的時候,討論到割捨別人的問題、自卑情結、追求完美、尋找真我、背負別人的包袱與心裡創傷等部分,於是我們認識了阿德勒,也把這六個人生的小革命忐忑的帶回家,在心中慢慢發酵!
很巧的是,明倫高中學生這個學期的主題閱讀選書名單裡,也有討論這些問題的書,真是讓人驚喜。
要對現代的孩子說教是不可能的事,這本書裡的「年輕人」似乎是青少年代表,替所有的孩子發聲,不管「哲學家」(師長們)說什麼,他都要提出自己的想法與之對抗、辯駁,不過真理越辯越明,反覆討論的結果,不只更清楚的說明阿德勒的理論,更釐清我們一直以為是真理的盲點,這一本書的確很適合青少年閱讀,更適合與家長共讀並共同討論,明倫高中的國文科老師們選書的眼光真的太高明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