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送行者--放下一切,回到生命的本初

禮儀師的樂章-即使最悲傷的時刻,也要留住你最美麗的容顏

賣掉昂貴的表演琴,告別專業表演生涯,被迫結束在東京樂團的工作,回到山形縣的老家,為了生活,大悟又再度被迫接受從事日本社會中幾近是賤民地位的殯葬業。

練了一輩子的大提琴而不能在華麗的燈光下,萬人景仰的眼光中,傳達形而上的美學;卻要委身於鮑魚之肆,面對僵硬、腐臭的屍體,在眾人鄙夷的眼光中,做最不被社會接受,避之唯恐不及,彷彿會帶給人霉運的"納棺師";對一個日本男人而言,這樣委屈求全唯一的理由應該就是家吧?


為死者淨身前虔誠的祈禱、專注的表情、溫柔的動作......讓原本又乾、又灰、變形、僵硬的屍體宛如回到生前的模樣,讓家屬看到已逝者最美的一面,因而放下執著和偏見,像最初一樣純粹的愛著他(她);師父不用言語,卻讓原本抗拒的大悟,漸漸的體會到這個工作的使命!


鮭魚逆流而上、天鵝振翅而飛、櫻花開了又凋零、小時候用的大提琴、返鄉住的老房子裡塞滿了老人的回憶,琴盒裡珍藏的石頭、幫流浪在外,從小就為了小三而遺棄他們的爸爸恢復生前的容顏,眼淚一滴一滴的落下,腦海中早已遺忘爸爸的模樣,因為尋根和原諒,慢慢的清晰了!

除了劇情之外,我還欣賞它的音樂,一開始樂團演出的快樂頌氣勢磅礡,展現了大悟最意氣風發的一面,耶誕節小聚會的聖母頌,除了表現出大提琴手的音樂素養之外,聖母頌柔和的旋律,好像在告訴孩子們,大家讓一步,什麼也別再爭了!最後都要回到同樣的地方呀!只有一直貫穿整個故事的音樂,在我的腦中一直搜尋不出來,它到底出自哪一位作家或是哪一個篇章?只覺得它又像鮭魚在水中游,又像天鵝交纏的頸,又像是靜懿的遠山,又像溫泉流過凍僵的身體,又像爸爸媽媽的大手牽著小手蹦跳的走在鄉間蜿蜒的小路.......後來才知道這是日本的大師久石讓專門為電影譜的曲,大師出手果然不凡,電影裡面的畫面和意境,都在他的音樂裡呈現了。

不知道是因為普遍級的關係還是怎樣?我覺得有一點很可惜,那些死狀比較可怕的,例如那位死了兩個星期才被發現的老奶奶,或是那位因飆車而撞死的少女,這些外觀上一定不容易美化的屍體,沒有再細節的描述翻開的傷口或是斷裂的殘肢如何清理、或是已經發脹、浮腫甚至一碰就脫落的皮膚如何上妝、如何穿衣?如果連這樣破敗不堪的屍體都能在"納棺師"的巧手下栩栩如生,應該會更有說服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