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電影-灣生回家

       鳥瞰著東海岸的綠水青山,原住民的歌聲在山與海之間迴盪,海上矗立的燈塔是在指引著回鄉的路?還是在跟離家的遊子揮別?睽違了六、七十年的老家,山是否常青?水是否常流?當年爸爸胼手胝足在荒蕪中打造出來的家園,現在是如何呢?
       年初看灣生回家這本書,看到這麼多的故事活生生的被切割,除了感嘆整個大時代的無奈之外,更替這些拋棄在日本的一切,死心蹋地來台灣打拼,努力克服在地的天災(颱風、地震)、人禍(原住民出草)與疾病(蚊蟲多、傳染病多)墾荒疏圳,準備好在這裡定居,卻因為戰敗被台灣遣返,又被母國排擠的日本人抱屈,或許也因為如此,這些在在台灣生的日本人灣生們對台灣的情感有如對母親的孺慕之情。
       電影結合聲音、畫面與影像提醒了我,這些像鮭魚般朔源而返的都是髮蒼齒搖,必須與時間賽跑才能實現回到台灣的心願的老人家,他們站在曾經是家園的土地上,佈滿老人斑的手,如數家珍的指出童年時的景象,聽到中華民國國歌的時候不由自主的跟著唱著:「三民主義,無黨所宗……」讓我想起賀知章返鄉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的心情,最令我動容的是片山清子的這一生日本籍的媽媽被遣返回國,面對不知如何生存的環境,只好將幼小的清子送給台灣人當童養媳,獨自回到日本面對艱難的生活,小女孩心裡認為自己是被媽媽拋棄的小孩,七十年來一直懷抱著遺憾,當她知道媽媽在日本的戶籍上有幫她報戶口的時候,癱瘓在床的老奶奶流出了釋懷的淚,她心中那個受傷的小女孩終於走出陰影,就像電影動畫裡呈現的畫面:穿著和服的婦女撐起紙傘,瑀瑀的走著,櫻花如她的淚,無聲的飄在風中,忽然,小女孩大聲叫著:『媽媽!』如夢初醒般,她丟下紙傘,回頭抱起這個一直等待她的女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