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明日行進曲--大反思,變奏了嗎?


看完這本書,為他們四個人勇敢的面對困難、戰勝心魔、發揮所長,互相扶持到達終點而熱淚盈框之外,也跟著他們來個小旅行,在地圖上一站一站跟著走,來個日本鄉鎮特色之旅,又讚嘆網路傳達訊息之快速,盲目的大眾要求重口味的新聞,造就嗜血的媒體,就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今天被浪捧高,下一秒鐘又粉身碎骨,玩火者終究會引火自焚,一開始想利用群眾支持的力量壯大自己的伸也,被越來越龐大的"點閱率"奴役著,即使明天要早起徒步行走,還是得一一回覆網友的訊息,搞得自己筋疲力竭,還好最後找回原本徒步行走的初心,不致迷失方向。除了這些,其實心中其實隱隱浮現了一件事
還好我有一份固定的工作
以前有一個同學是小學代課老師,常常聽說她在某個深山處的小學代課,那一年每天的課餘時間就是跟著小朋友到他們家附近或是跟著家長進入更深的山遊玩,明年又換另一個地方代課,在去那個地方做”Long stay”,靠著這種方式,她至少深度旅遊了好幾個深山小學的附近,當時我好羨慕她喔!一邊工作有薪水還可以一邊玩,但是讀過"老師,你會不會回來?"之後,覺得像她這樣到深山裡代課的出發點只為了自己玩樂,而不理會當地學童的赤子之心,實在有些為孩子抱屈,而且,可以那樣每年換不同地方代課,就代表著每年都要考試的意思,因為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才能那麼沒有牽絆吧!
還好我有一份有保障的工作
雖然不多但是固定的薪水,讓我當年可以勇敢的離婚,因著這份工資的滋養,讓我們母子三人可以過著單食瓢飲的生活,雖然生活拮据一點,所有用度花費必須精打細算,但是至少行有車、居有屋、未來想做什麼、想學什麼都可以規劃;相較於女兒同學的中國籍媽媽,沒有固定工作、租賃狹小破舊的公寓、年復一年的重新面試臨時雇員,對於未來不敢做太多的規劃,只能把所有的錢,孤注一擲的花在孩子的補習費上,或許期待著等她這一生過去了,孩子的未來裏至少有高學歷幫助他們找到有保障的工作養活自己吧?
小時候的客廳就是加工廠
以前剛畢業的時候去私人經營的單位工作,在那個勞保都還不普及的年代,我們自己也不懂有什麼勞基法或是加班費或是資遣費等等的東西可以保障自己的工作權,另一方面,我們這些戰後新生兒,接續著物力維艱,全民勞動的大時代,不管是不是分內的工作加班,腦袋裡想的只是大家一起加油把工作做完,而不是我今天超時工作的加班費在哪裡?工作時不小心受傷,第一反應就是按住傷口,用其他能動的四肢繼續工作,從沒想過什麼是"公傷假"?什麼是"工作災害賠償"?後來不管是什麼原因離開,也都這樣離開了甚麼賠償、資遣費都沒有,但並不覺得奇怪。
小時候最喜歡和姐姐一起穿著媽媽親手做的衣服出去玩
雖然不比上一代辛苦,但是這樣節衣縮食的我們做父母之後,日子好過多了,生活的物資越來越充裕,我們捨不得讓孩子們也像自己小時候一樣,想吃一碗5元的清冰,要和媽媽、姊姊一起存好久的零錢,才能三個人一起享受那夏日的清涼;我們也不像自己的媽媽一樣厲害,冬天身上穿的毛衣,是巧手的媽媽利用晚上看電視的時間從舊毛衣上拆下來的毛線,各色的毛線球集中在小竹籃內,獨具匠心的媽媽再一針一線打出新款式來;自己不想再這麼辛苦,於是,所有衣服都用買的,不像媽媽這樣廢物利用自己做衣服;也不想讓孩子這麼辛苦,於是熱了就開冷氣、渴了就開冰箱、無聊了就玩"哀配"、鞋子髒了就丟,不用再洗它,直接買新的、衣服過季就丟回收箱,反正也沒人要舊衣服、甚至手機也是一樣,我們都是經歷近30歲才開始辦手機的人,但是我們的孩子幾乎是小學就人手一支,還要最新款式的,大家心裡想的都是:反正我付得起,別委屈孩子了,太差的穿出去不好看。

愛之?還是害之? 有一個"神愛世人"的故事是這樣說的,人質問神為什麼平時都陪著他的神,在他人生最苦的時候,生命的足跡裡只剩下自己的腳印,神說,的確只剩下一行腳印,但那是我的,我把你抱起來走過那一段路。看完這個故事,我覺得這個神把這個人寵壞了,那麼辛苦地陪著他走過人生的每一段路,竟然還遭到人的質疑,為什麼這個人還要質疑牠?因為他不知道最苦的是什麼,他失去了經歷磨難的機會了。我們現在對孩子不也是這樣?捨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受一點點苦,受一點點折磨,於是我們竭盡所能的去替孩子受著、擔著、扛著,一方面我們對於這些一點都不陌生,另一方面,我們捨不得心上肉,掌上珠還得再經歷一次自己小時候的辛苦,於是我們的孩子當然不知道什麼是感恩,什麼是惜福,什麼是知足,什麼是回報,什麼是把握機會爭取,什麼是囤積實力,什麼是臥薪嘗膽,什麼是韜光養晦,什麼是......成功。
這一課現在孩子讀不到了
我不敢說現在所有的年輕人都是爛柿子,就像明日行進曲的成員一樣,每個人都有他的才能,每個人也都有他的委屈,看起來他們都懷才不遇,或者換個方式說,每個人都眼高手低?仔細看來,也可以從書中一窺他們的弱點,或是性格上的缺憾, 他們能發揮所長互相扶持,徒步走完這三個月的路就是一個很棒的磨練的機會,但是闔上書頁,生活中的磨練難道只有這些?我也不敢期待每個人都像陳之藩說的"哲學家皇帝"一樣-挫斷足脛再站起來(那真的很痛!),但是我們至少不要剝奪孩子們冒險和磨練的機會,雖然讓孩子受苦很心疼,但我們自己不也是經歷了這些磨難才能在戰後走出來,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

說到這裡,又讓我想到法拉第曾說-我的父母給我最大的資產就是貧窮,因為貧窮,他得珍惜得來不易的學習的機會和工作的機會,不管有什麼危險、挫折、困難都要克服,因為他沒有退路;反觀我們的孩子,是不是覺得不管怎樣,最後回家坐享老爸老媽辛苦一輩子的成果就好了?再看看明日行進曲的幾位成員,在日本泡沫經濟之下,他們的小時候是經歷過泡泡最光彩亮麗的時代,只是剛好等他們就業的時候泡泡破滅了,最苦最難的部分在他們成長的時候是否缺席了呢?造成他們怨天尤人的個性,是否是因為從小只要坐在地上哭就有人來滿足你呢?教育他們成長的大人們真的要好好想一想這些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