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爸爸的家傳菜1--爸爸少小離家,17歲的他帶著15歲的弟弟跟著部隊逃難到台灣落腳,這個吃不慣台灣米的北方漢子,腦袋裡思念的還是黃河北岸那黃澄澄的麥芒,嘴巴還是喜歡麥香,胃還是習慣消化麵食,但是這個被海峽和政策阻隔的遊子啊!他無法像候鳥一樣飛回故鄉,咀嚼媽媽的味道,只好自己摸索著、揣摩著、回憶當他還不及桌案高的時候,掂著腳尖,家鄉的父老們是怎麼將這些菽、粱、麥、黍…..做成食物的,再根據殘破的記憶,一遍又一遍的嘗試和失敗,做出屬於他自己味道的家常麵食。

第一篇~爸爸的饅頭
家裡一直有個木頭麵板,看到爸爸架起麵板,抓起麵粉碗裡的麵粉平均的灑上,就知道做麵食的時間到了。做饅頭是最費時費工的,首先用溫水調合酵母,再倒入適量的麵粉和出麵糊靜置一段時間等它發酵,如果氣候溫暖,一般的室溫就是最好的溫度,半個小時左右就會發好,如果天氣像今天這麼冷的,就要讓麵糰蓋被子了,我們小時候的小棉被、爸爸的軍用大衣、一層一層包裹放在不透風的小空間,就怕它凍著了長不大,至少半天的時間耐心的等候,等到麵糰發的溢滿整個鍋子,就可以到出來加上乾麵粉和麵了。麵糊還不成形,軟趴趴的像不爭氣的蛋黃一樣四處竄流,一不小心就跟麵板黏在一起,這時候多倒一點麵粉比較不會手忙腳亂,大約揉進兩三碗麵粉之後,麵團應該就比較能揉成球形了,熬到這個階段,麵團會比較聽話的乖乖待在麵板上,但是想要揉的更有筋道,更紮實,就需要花費更多力氣了,這時候最佳的姿勢是:前腿屈後腿弓,讓身體有個支點可以前後擺動,這樣才能運用身體的力量,透過手掌大拇趾根部最多肉的那一部份,把力量傳到麵糰裡去,麵團越揉就越有個性,掌握順勢而為,蘊力而出的原則,就能事半功倍,揉出又柔軟又有彈性的麵團。蒸的工夫也不馬虎,首先,麵糰的髻子大小一定要一致,蒸籠布打濕鋪在下面(這幾年自己做,發現烤盤紙更好用)再放揉好的麵糰,每個麵糰中間要間隔半個麵糰的空隙讓它長大,下層放的要比上層寬鬆一點,這樣熱空氣循環的會比較均勻(這也是蒸出好幾籠癟饅頭和連體嬰饅頭之後的教訓),冷水放下去,大火蒸15分鐘就關火倒出來,擔心的話可以用手按按看(需要練就孫悟空的三昧真火的功夫才有辦法面不改色的測試),會彈起來的就是蒸熟了,如果像爛泥巴一樣,被你戳了一個洞都不會抵抗的,就表示還沒蒸好,乖乖蓋上蓋子繼續蒸吧!

爸爸每天早上都要吃饅頭,但是現在年紀大了,沒那個體力做饅頭,只好將就的吃外面買回來的,看到他無奈的吃那種軟綿綿,吃到嘴裡一點彈性都沒有的饅頭就好心疼,現在我會做饅頭給他吃了,雖然我做的時候還是需要很多小撇步幫忙(例如:酵母粉和泡打粉一起發酵、和麵的溫水裡偷偷加一點橄欖油、和麵的水加入一半的豆漿等等)增加吃饅頭時滑順的口感,但是,發麵、揉麵的工夫,一樣也不敢偷懶,因為我知道,不管時代怎麼進步,廚師怎麼研究更好吃的小秘方,饅頭的浪漫,就是要一層一層的加麵粉,一步一步的揉進去,用越多的心力去揉出來的饅頭,就越吃的到幸福的滋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